為了加強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管理,促進智能汽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編制了《智能網絡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管理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重磅文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管理指南來臨。
從意見稿的內容來看,主要針對智能聯網汽車制造商和智能聯網汽車產品提出了準入管理指導意見。一方面,要求智能聯網汽車制造商滿足功能安全和預期功能安全、網絡安全和軟件升級管理的安全能力要求,需要建立專職的功能安全、預測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團隊,負責產品生命周期的安全工作。具備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定條件的企業集團可以統一建立安全團隊。
另一方面,在智能網絡汽車產品準入過程的保障要求中,意見稿對整車特別是駕駛自動化系統的功能安全過程、駕駛自動化系統的期待功能安全過程、網絡安全過程提出了14個要求,風險評價、概念設計、產品開發、測試等各個階段
此外,意見稿還詳細規定了產品準入試驗的要求。申請準入的智能聯網汽車產品至少應滿足包括模擬模擬試驗、封閉場地試驗、實際道路試驗、車輛網絡安全試驗、軟件升級試驗和數據存儲試驗在內的7個32個要求。
安全是本次意見稿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中國科學院戰略咨詢院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汽車行業特聘研究員鹿文亮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行業已經進入智能化、網絡化的新時代,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至今為止安全管理一直不足。意見稿的發表彌補了不足,為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制定了安全前提。
值得注意的是,本準入指南明確規定了數據管理。意見稿指出,智能網絡汽車制造商應依法收集、使用和保護個人信息,實施數據分類和分級管理,制定重要數據目錄,不得泄露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信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運營中收集和生成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按照相關規定存儲在國內。如果由于業務需要,確實需要向國外提供,應向行業主管部門報告。
有人認為,意見稿中對汽車企業數據管理的規定或者與之前特斯拉攝像機收集用戶隱私數據事件有關。但是在鹿文亮看來,這兩者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事實上,智能網聯汽車安全管理系統的相關研究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了。智能化網聯汽車擁有豐富而高價值的數據。從產品研發、生產制造、測試到使用全生命周期環節的全過程記錄數據,一方面有助于企業、行業對智能網聯技術的充分研究,另一方面也為智能網聯汽車安裝了黑匣子,以確保事故發生后能及時復盤,為后續安全保障體系的完善和升級提供有效依據。
目前,智能聯網汽車產業鏈的熱度還在不斷提高。據《中國智能聯網汽車產業發展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國內智能聯網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占汽車銷量的50%,智能聯網將成為新一代汽車發展的必然選擇。
準入管理指南意見稿的出臺非常及時和必要,這是國家監管的第一步。然而,鑒于整個智能聯網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定性,未來相關制度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以滿足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需求。
成都融和實業排隊叫號系統廠家(www.marchenotizie.net)是一家集研發、生產、營銷、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智能排隊叫號系統、醫院分診系統、排隊機、叫號機、評價器(好差評系統)、呼叫器、多媒體查詢及信息發布配套系統等,公司產品已廣泛應用于不動產登記、智慧醫療、智慧稅務、智慧政務、智慧金融、智慧通訊、智慧服務大廳、智慧機關單位等服務窗口行業.咨詢電話:028-87438905。